小学生成语故事解读30则
守株待兔【释义】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ài)经验,不知变通。【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春秋时期,宋朝有个农夫,他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地耕种着自己的那块土地。一天中午,他正坐在田间的一棵大树下休息,突然一只野兔没头没脑的冲过来,一头撞在离他不远的一节树桩上,昏死过去。农夫跑过去捡起兔子,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晚上回到家,农夫把兔子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人美美地吃了一顿。第二天,农夫到地里之后也不干活了,呆呆地坐在树下守着,盼望着另一只倒霉的兔子跑过来撞死在树桩上。结果,他等了一天,什么也没有等到。可他不甘心,第三天照样到树底下守着,结果还是落空了。可他依然没有放弃,从此,他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农夫再也没有等到兔子撞死在大树上。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却连兔子的影子也没看见过。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笑话他这种”守株待兔“的行为。【活用成语】因为偶然拾到一只撞了树桩的兔子而天天去树桩那等着再捡到兔子,农夫实在是愚蠢至极。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而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性事件是十分愚蠢的。这就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常用的近义词有】:刻舟求剑、墨守成规、胶柱鼓瑟、坐享其成、好逸恶劳。【常用的反义词有】:通权达变、随机应变、见机行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释义】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汉韩婴《韩诗外传》:“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进行兼并战争。有一次,吴王准备进攻楚国。他召集群臣,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大臣们一听这个消息,就低声议论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吴国目前的实力还不够雄厚,应该养精蓄锐,先使国富民强,之后才能作别的打算。可吴王主意已定,不准任何人劝阻,并下令说谁劝阻就处死谁。大臣们都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