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织物等。C.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都降低。D.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时弱电解质、单质等写成化学式。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21.关于卤化银分解实验的设计有关卤化银的感光性,可按以下方法来进行实验:试剂和仪器:01molL-1的NaCl、NaBr、KI溶液,2的AgNO3溶液。500mL圆底烧瓶、大烧杯、聚光电筒。实验步骤:(1)将3只预先注有45容积蒸馏水的圆底烧瓶用大烧杯垫托安置于讲台上,使之处于较好
f的视觉高度,编号。
(2)依次往上述烧瓶中加入2至5mLNaCl、NaBr和KI溶液,振荡摇匀。
(3)慢慢地往烧瓶中滴加AgNO3溶液,边滴边振荡,可三名同学同时操作,3种胶体同时制作,
便于比较。注意观察胶体形成的效果,要求胶体颜色明显,无浑浊状态。
(4)胶体制备好后,记录时间,用聚光电筒进行爆光(或置于阳光下),观察分解反应的速
度及颜色等现象的变化,做好记录。
结论:分解速率:在同样光照条件下,AgBr分解最快,先由浅黄色透明状变成灰黑色浑浊态,
时间约2mi
;AgCl次之,由乳白透明状变成灰白浑浊态;AgI最慢,较长时间才略有变化。
问题:
1你认为本实验有何优点?
2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盐时发现,在黑暗中此盐
并无气味,而在光照时开始变黑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此盐是
A.氟化银
A.氯化银
C.溴化银
D
22.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
然后打开弹簧夹,尖嘴管有液体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1)若A为HCl气体,B为石蕊试液,则形成红色的喷泉。试分析红色喷泉形成的原因。
(2)请你根据喷泉形成的原理,选择适当的A和B来完成喷泉实验(至少通过三种途径且其
中一种喷泉为有色)。将你的选择填入下表。
A
B
喷泉颜色
途径1
途径2
途径3
(3)已知气体压强p、体积V、温度T、物质的量
之间的关系可用克拉珀龙方程式表示:pV
=
RT(R
三、计算题23.将65gZ
加入到200mL的稀盐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2)试求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和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3)计算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
f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