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
【摘要】目的归纳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探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护理途径。方法对10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工作做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结果通过密切监视、及时给药、做好饮食、心理护理,102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护理和治疗效果。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观察是临床诊断治疗的科学根据。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体会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空肠悬韧带以上的胃肠道出血以及胰腺、胆道的急性出血,死亡率较高。上消化道出血通常表现为急性大出血,是临床急症。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病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和胃癌,这些病因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8090[1]。出血原因顺序为: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性胃炎、胃癌、胆道出血、食管裂孔疝、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等。我科在2006年7月至2007年11月年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2例患者中,男68例,女34例;年龄在2271岁之间,平均40.3岁。消化性溃疡61例,急性胃黏膜损害20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18例,胃癌3例。常见的表现有呕血黑便,失
f血性休克,不同程度的发热、血象升高、出血后疼痛、精神软弱,乏力等。
1.2相关标准上消化道出血定为以屈氏韧带为界,其上的消化道出血。本组102例患者均为该症注:未区别急性或慢性,大出血与中量或少量出血。
2护理体会2.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首先对患者做好心电监护,每30mi
测量1次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及时发现休克、肝昏迷等并发症;仔细观察呕血、便血先兆,一旦先兆症状出现应及时处理;准确观察并记录呕吐物及大便的色状,用以判断是否再出血,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卧床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必要时吸痰、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2.2合理选择止血药甲氰咪胍、垂体后叶素、善得定、洛赛克、立止血、止血敏、止血芳酸等药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药物,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适量选用,同时注意传统药物和新药的不同应用;在用止血药过程中,应根据药物的性质,掌握好其禁忌证,避免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3防止继发感染内毒素血症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发热可增加机体代谢使血氨增高,任何感染均可增加患者组织分解,促使病情恶化。护理人员首先应选用对肝脏损害小的药物控制感染的发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