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处方农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②颁布限耕、休耕、补贴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③推广休耕、免耕、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一、鲁尔区的兴起1、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莱茵河、鲁尔河等);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⑤劳动力充足二、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石油);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酸雨、水质);④工业结构单一。三、鲁尔区的新发展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两者相互促进。
一、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1、自然区位:①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区位: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②水陆交通便
利;③对外开放政策支持;④海外侨胞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⑤劳动力丰富。二、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
阶段
城市化进程形成原因
城市化进程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
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三、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①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f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②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③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四、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高,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水质恶化、酸雨现象严重,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④社会治安问题。2、对策: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地域分工;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④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