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人们所摒弃。也正因为理性的思维方式使然,二战后的韩国、台湾、新加坡尽管资源贫乏,但由于他们理性地选择了现代化道路,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另外,作为个人而言,由于理性的、以自身利害为准的思维方式,使中国人普遍主张“入乡随俗”,“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使得身在海外的华人,尤其是东南亚的华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理性地适应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在夹缝中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二、在人生目的方面,儒家思想是功利的,东亚的儒家思想把人生的目标放在现世,追求现世的成功,有强烈的成就动机,这同现代社会价值观有共通之处。儒家学说实际上是功利的积极鼓吹者,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只要能发财,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但儒家思想并非主张放纵人欲的发展,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也就是追求富贵不得损害社会秩序。朱熹对此说得更明白:“然须是食期所当食,饮期所当饮,乃不失所谓道心。若饮盗泉之水,食嗟来之食,则人心胜,道心亡矣”。在儒家这种思想支配下的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是功利主义者。自秦汉以来的中国一直就贯穿着强烈的功利思想。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东亚民众普遍鄙视懒惰与不思进取,崇尚勤俭与成功。各行各业的人们,起早贪黑,勤奋异常,而在家庭消费方面,非常节俭,为的就是发财致富。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不高,依靠农业积累财富需要很长时间,长此以往,使得中国人在勤俭方面,世界闻名。由于农业积累财富缓慢,艰难,因而做官是一条便捷的致富之路。中国自秦汉以来,除国君外,行政官员均对民众开放,任人唯贤,“学而优则仕”,自隋朝就确立了科举制度。所以一般民众就把读书做官视为成功发迹、光耀门楣的终南捷径。众所周知,现代化首先主要是经济的现代化,要想使民众都积极地投身于现代工商业活动,强烈的功利心是必需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清心寡欲,懒惰而不思进取,或者过分讲求吃喝玩乐,势必影响工业化的速度。而儒家文化濡染影响下的东方民族恰恰是既勤奋又俭朴,既积极进取又颇讲求实用、功利。所以,在人生目的观方面,东亚儒家思想所具有的强烈的功利动机,同现代社会是共通的,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它为东亚现代化提供了强劲的心理支持。
三、在社会关系方面,儒家文化统治下的东方社会,重法治,但更推崇礼治,因而具有教强的和谐性与稳定性,这种方式有利于社会化的、分工合作紧密的现代
2
f社会,这种高度的社会整合性是东亚经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