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课题生物与环境科教版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23页内容。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最新优质教育word文档
f科学概念:1、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2、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3、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4、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5、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6、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7、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的
1、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并收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芽种子的数据。2、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并记录下它们的生长情况。3、进行蚯蚓选择环境条件的实验,并收集相关数据。4、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5、通过文字、图画和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6、运用所了解的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来理解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7、通过阅读资料来增加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8、在人工环境中培育和养殖动、植物。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对植物和动物对环境需要进行研究的兴趣。2、能够敏感地意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需求。3、获得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环境条件的认识。4、形成积极的对待生物的态度。5、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最新优质教育word文档
f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主要措施
1、认识植物与无生命环境的关系2、研究食物链与食物网1、对比实验(1、2、3课),2、制作生态瓶(第6课)1观察。2提出问题。3预测。4制定计划。5实验操作。共8课时1、种子发芽实验(一)2、种子发芽实验(二)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4、蚯蚓的选择5、食物链和食物网6、做一个生态瓶7、改变生态瓶8、维护生态平衡
课时安排
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
最新优质教育word文档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