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案示例(之二)雷雨教学目的1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3认识到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的必然灭亡。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共两场戏。前一场写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后一场写周朴园与工人代表鲁大海的矛盾冲突,这是教学的重点。把握剧中周朴园的性格特征,了解鲁侍萍被侮辱被残害的根源是教学的难点;了解出场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是教学的次难点。2主要教学方法1根据戏剧的特点(人物、事件、活动场景的集中性,对话和独白的个性化)指导学生掌握戏剧文学的分析阅读方法,把握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特征。2运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方法。开始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继而要求学生理清情节结构,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学习分析人物整体形象,提炼主题思想,归纳艺术特色,最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3采用“比较法”,结合《荷花淀》中的对话描写,使同学掌握通过凝炼、传神、富于个性化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方法。4在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要使教师的讲述和启发与学生的思考、分析相结合。教学时数3教时。预习:1课前布置学生结合注释①中与课文有关的情节,通读课文(有条件的组织看《雷雨》的录相),了解故事情节。2通过阅读课文或观看录相,要求学生明确课文中出现的八个人物之间的关系。3初步了解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第一教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定知道现代文学史上才华出众的现实主义剧作家曹禺,也一定有很多同学看过根据他的剧本演出的话剧《雷雨》《日出》《北京人》,或拍成的电影《原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著名剧作《雷雨》。板书:《雷雨》简介作者及《雷雨》: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为他从事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此期间,曹禺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列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