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一第二学期历史必修三专题二专项训练
1北宋诗人梅尧臣有诗云:“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乾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该诗中描
绘了
A造纸技术的主要工序B活字印刷的印刷过程C瓷器烧制的基本流程
D丝绸织造的繁复工艺
2罗仲辉《印刷史话》中记述:“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
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
的欢迎。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
”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
B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C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
D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业
315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遍整个欧洲。路德准确地捕捉到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革
命,用一场“革命”换来了另一场“革命”的胜利。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印刷术促进新教思想传播
B
印刷革命是宗教改革必要条件
C德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
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相互促进
4有一种字体,具有以下结构特点:字形扁方左右分展,起笔蚕头收笔燕尾,化圆为方化弧
为直,变画为点变连为断,强化提按粗细变化。据此判断,该字体是
A
B
CD
5苏轼《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下列对其书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笔画圆匀,庄严厚重
B
字体方正,规范标准
C随意挥洒,任情纵性
D行云流水,飘逸易识
6“舍形悦影”是对绘画领域的新开拓。清代书画家郑板桥以画墨竹出名,且喜爱画影,自
认为:“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予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明代徐渭也曾提到:“万物贵
取影,写竹更宜然。”这说明在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
A突出写实技能
B追求色彩和光的运用
C讲究勾画精致
D注重神韵意趣的追求
7朝野并存、五方杂处的京师文化,使它融会了宫廷趣味与民间精神、
南方风情与北方神韵。就创作而言
虽然没有出现过能与关汉卿相婕美的大家,但它的意义在于民众喜闻乐见,能寓教于乐。这里的“它“应是指
A宋词
B元曲
C明清小说
D京剧
8“汉族下层人民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民的审美趣味有机结合,以酣畅、本色、绌野为主要审美特征。”
下列体现这一特征的文学作品是
A《离骚》
B《子虚赋》
C《窦娥冤》
D《水浒传》
f9(10分)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
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