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医基础理论执业医师考试重点第一单元整体观念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
认识。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的问世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南宋陈言(字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是第一本病因学专著。
金元四大家:刘张朱李,寒攻滋补(1)、刘完素:主张“六气皆从火化”,后世称其“寒凉派”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
式》。(2)、张从正:主张“病由邪生”,后世称其“攻邪派”,代表作《儒门事亲》。(3)、李杲:主张“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后世称其“补土派”,代表作《脾胃论》。(4)、朱震亨: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后世称其“滋阴派”,代表作《格致
余论》。三、辩证论治
病:即疾病。证: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因、病性、病位和
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四、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
1
f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症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
表现为大致相同证,因而采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证候等于病机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的概念精的概念首见于《道德经》。源于“水地说”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3、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一、事物的阴阳属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包括)以下二个方面:
1阴阳属性互相转化(可转化性)
2阴阳之间无限可分性,复有阴阳:
例如:上午:阳中之阳
下午:阳中之阴
前半夜:阴中之阴后半夜:阴中之阳
可分性:1、昼夜分阴阳2、五脏分阴阳3、四季分阴阳
二、脏腑形体分阴阳
心属阳中之阳
肺属阳中之阴
肝属阴中之阳
肾属阴中之阴
脾属阴中之至阴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
f阴阳的对立制约如:有胜、镇之类的就是对立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相互转化如:寒极生热
阴阳的交感互藏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根据
互根互用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根据,消长平衡是转化得以发生的前提。
相互转化的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