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学生社团的管理体制不够规范和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的社团组织大部分都归于校团委或相关学院管辖,学生团体联合会掌管对所有社团的管理工作。这样的管理体制在一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比如由校团委管理社团,这样校团委能够在战略上对社团进行指导,有利于把握社团发展的大方向,与此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样的社团管理体制也存在着较大弊端:第一,过于行政化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发挥学生们的创造力;第二,社团之间缺乏组织性,基本上每个社团的活动都是各自为战,很少与其他的社团或组织进行互动和联合;第三,社团负责人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当社团面临问题过多时候,社团负责人因能力不足难以应付。
四、未来发展之路
(一)学校对学生社团建设予以应有的高度重视
建设发展学生社团,首先要让高校领导重视社团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严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学生社团的领导与管理,对学生社团予以应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保障学生社团的发展需要。其次,学校应该为学生社团选派具有较高政治水平、较深学术造诣,并密切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家型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让他们为学生社团的活动献计献策。
(二)加强社团内部建设,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一个社团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完美的内部建设。如果协会内部不团结,整个协会就是一盘散沙。管理学中关于管理机制有两种,一是以工作取向为先,二是以人情关怀为先。但一个有凝聚力的组织会采用中庸之道,既要有工作取向,又要有人情关怀。
我们采访了学校几家五星级社团,社团内部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制度能够选拔社团中优秀的成员并形成模范带头作用,促进社团整体的发展。在样的激励制度中要有完善的招募、发展和考察规定,还要制定量化考察标准,使学生在社团中的表现与其综合素质评定挂钩。除此之外,对于社团成员的加入和退出都要有一定的制度加以规范。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三)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避免活动同质化
固定的活动形式与内容是阻碍社团发展与活动举办的一大因素,大学生是年轻一代,具有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特点,如果出现大量活动同质化的现象,则同学们很可能会逐渐失去兴趣。社团应当积极思考,发扬创新精神,可通过增加与其他院校的类似社团的交流频率,积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与创新之处,结合学校与自身的情况,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创新点。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