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紧张理论与青少年犯罪
从社会紧张理论的角度解释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
摘要: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变迁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青少年的犯罪现象已经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的犯罪?一般将青少年犯罪的诱发视为社会不良因素如暴力、色情、娱乐等的影响与其自身的不成熟所致。依据默顿的社会紧张理论,社会犯罪是由于社会文化目标和合法手段之间的紧张或脱离所造成的。本文从社会紧张理论来探讨解释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原因。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社会紧张理论越轨行为预防措施
1前言近年来,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日趋突出,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
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总结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从源头上减少和遏制青少年犯罪,是司法机关和社会各界当前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从社会紧张理论方面也能解释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
2我国青少年犯罪特点及现状21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概述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注目的社会问题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青少年犯罪指14周岁至25周岁年龄范围人犯罪。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是世界上青少年犯罪率最低的。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约占60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80。文化大革命前全国青少年犯罪人数在青少年总人数中为03‰而90年代以来,已上升至3‰整整提高了10倍而且犯罪性质也日益严重许多大案、要案多系青少年所为。尽管经过历次严打青少年犯罪仍然居高不下实际上已成为我国刑事犯罪的主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22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2005年9月16日在北京开幕的少年司法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青少年
犯罪平均每年以两位数的比率上升最高法院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418其中2004年上升191。而2005年7月又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396。据洛阳市少年刑事审判庭统计资料显示在1998年审理未成年犯罪案件为15件28人1999年为23件45人2000年为75件150人2003年为112件231人2004年为138件297人2004年分别比1998年青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增加了9倍涉案人数增加了10倍。
23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总体来说,我国青少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