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析音乐艺术特殊性
作者:郭新利来源:《读写算》2010年第30期
音乐是我们今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出土,证明我国音乐已有8000多年的可考历史。那么,这门古老而年轻的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笔者认为:
特殊性之一:音乐是以声音为构成材料的艺术。
世界上,无论是荒无人烟的沙漠,一望无际的大海,高耸入云的雪山,迷雾笼罩的森林,还是小桥流水的村庄,高楼密布的都市,时时处处都有声音。风声、雨声、雷声、飞沙走石声、滚滚波涛声、猛兽咆哮声、树叶飘动声、潺潺流水声、重鸣鸟叫声、人们的说话声、读书声、笑声、哭声、喊声……无声不成世界。当然,杂乱无章的声音不是音乐。构成音乐形象的声音,是一种有组织有规律的和谐的声音,包括旋律、节奏、调式、和声、曲式,等等,总称为音乐语言,而当我们在说一种艺术美或一部艺术作品美的时候,首先是针对构成这种艺术或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而言的,比如:我们说音乐美,首先是指音乐的声音美。任何一种艺术作品,它给人的印象总是从构成它的物质材料开始的。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是以声音为物质材料的艺术。这些“声音”有高低、强弱、音色等特性。作曲家应用这些“声音”创作出音乐作品来反映我们的生活,表演家用它来表现音乐作品,欣赏者通过它来欣赏作品,这是体现音乐艺术特殊性的基础。
特殊性之二:音乐是听觉艺术。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是人们用听觉感知的,歌唱者要用听觉辨别、检验、校正歌唱的音调是否准确,声音是否动听,吐字是否清楚,节奏是否正确,情感表达是否动人,演奏者要用听觉辨别自己的发音是否准确、清楚、富有感情。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闻其声如见其人”。心理学上讲的这种痛感现象,既是欣赏者感知音乐形象或意境的心理基础,也是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所具有的特征。人们在欣赏音乐时,主要通过听觉渠道,接受的是听觉的刺激,因而产生丰富的、生动的联想和想象,进而引起强烈的感情反应。贝多芬说得好:《田园交响曲》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觉,因而是描写对农村生活的一些感觉。此外,舞蹈者要用听觉感知音乐的节奏,感知音乐的节奏和起止,才能随音乐合拍地起舞,才能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用动作来表达情感。音乐欣赏者则更需要用听觉去感知、想象,去领悟和理解音乐。总之,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特殊性之三:音乐是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