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材料的时候想不起我们背过的相应内容,我说过,最好的方法就是“概括材料”。这一问的材料中提到了唐代的各种文化食物都和很多其他事物有关,因此“概括材料”可以得出“多元性”的结论。我在课上强调过:凡历史解答题提到原因、因素、影响、作用、意义,都要从那个时代的政、经、文三方面去答,因此也就不难得出后半部分的答案。(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分)(2【答案】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发展和丰富。【解析】这一问只要从以上三问的答案中抽取出共性即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思想文化发展与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不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么?所以大家也就不难看出:这一问的答案其实和《文化生活》中政、经、文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是一致的。13.(19分)阅读材料,参看地图,回答问题。材料一从金朝开始,随着北京成为都城,地处海河与南、北运河交汇的三岔河口一带的天津,很快发展成为北京调运漕粮等生活物资的中转枢纽和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舟车攸会,聚落始繁。”材料二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性城市。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金融中心。材料三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工商企业。1903年,政府开始部署建设以大经路为轴心的新城区,仅20年,新城区
4
f就天津城区示意图(1936年)成为天津新的政治,文化核工业中心。摘编自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B、C三区开始形成的时间和原因。分(6用一例近代史实说明天津是“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2分)。【答案】A区:金朝;漕运中转。B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C区:1903年;政府措施。例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清政府妥协。【解析】通过材料一、二、三的描述,我们可以根据其中提到的有关地理位置的要素得出前面6分的答案,这一点和地理学科的定位分析是一致的。第二问举例大家可以灵活掌握,因为近代史上很多例子(如:八国联军侵华是从天津进发到北京)都可以说明天津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2)分别举例说明材料二天津的“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依据材料二,分析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