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印象1、第一印象
评定人或事物时的三个基本维度2、整体印象的形成
(1)平均模型(2)累加模型(3)加权平均模型
3、个人知觉中的偏差
(1)晕轮效应(2)正性偏差
(二)个人知觉的线索1、情绪2、非言语线索
(1)人际距离(2)身体姿态
(3)目光接触
f三、归因
(一)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1、Heider的归因理论2、Wei
er的归因理论3、归因风格理论4、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5、对应推论理论
(二)对自己的归因1、对自己态度的归因2、对自己动机的归因3、对自己情绪的归因
(三)基本归因错误
第五章社会行为
一、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
(一)遗传与环境的作用(二)遗传因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1、生物学理论的观点2、遗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三)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1、家庭环境2、文化环境
(四)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遗传建构环境的观点
被动型、唤起型、主动型
2、行为遗传学的证据3、概率渐成论
二、人类的侵犯行为
(一)侵犯行为概述1、什么是侵犯行为
考虑三方面、工具性侵犯、敌对性侵犯2、侵犯行为的生理基础3、文化与侵犯行为4、愤怒与侵犯行为
(1)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2)遭受挫折(3)归因的影响
5、对侵犯行为的学习
f(二)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1、温度2、兴奋转移3、侵犯性线索4、去个性化5、饮酒6、社会赞许与模仿
(三)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利用惩罚2、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3、替代性攻击与宣泄4、示范非侵犯行为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四)传播媒体与暴力行为1、影视暴力对孩子暴力行为的影响
去抑制、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
2、传播媒体中的性暴力3、电子游戏与暴力行为
玩电子游戏对人的五点影响
三、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一)对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1、进化心理学2、社会进化论3、学习理论4、社会交换理论5、移情与利他主义
(二)影响利他与助人行为的因素1、情境因素
(1)文化差异(2)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境的不明确性、评价恐惧)(3)环境条件因素(4)时间压力因素
2、助人者的特点
(1)助人者的人格因素(2)助人者的心情(3)助人者的内疚感(4)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5)宗教信仰(6)性别影响
3、求助者的特点
(1)是否受他人喜欢(2)是否值得他人帮助(3)性别的影响
(三)增加助人行为1、利他主义的社会化
(1)树立利他主义榜样2通过做出具体的帮助行为来学习3利他主义的内在动机
f2、增加旁观者干预的可能性3、积极心理学与亲社会行为
第六章态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