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对策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当前和21世纪的发展来看,我国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当今,在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水资源安全问题将更为突出。我们要及早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迎接这场挑战。
一、水资源基本情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左右。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人口、耕地、矿产等资源分布及经济发展状况极不匹配。长江及其以南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365,其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1;淮河及其以北面积占635,水资源量仅占19。西北内陆河地区面积占353,水资源量仅占46。我国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大部分地区汛期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70左右。我国水资源中大约23是洪水径流量,降水量年际变化也很大。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开发双重因素交织作用下,我国水资源情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水资源评价最新成果显示,19802000年水文系列与19561979年水文系列相比,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4个流域降水量平均减少6,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更是减少了41。现状全国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农业平均每
f年因旱成灾面积达23亿亩。总之,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加上时空分布不均,使得我国成为一个水旱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
二、水资源需求安全保障情况
人类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水资源提出不同层次的需求,水利工作就应该不断提供保障来满足这些需求。这种需求大体可分为五个层次: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饮水安全:饮水安全: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在2015年前使饮水不安全人口减少一半。中国政府对此作出了庄严承诺,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并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抓紧实施。在2000年年底,我国农村有379亿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20012008年,全国共安排投资65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55亿元,地方资金301亿元),解决了1756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有把握地说,我国在今年(2009年)就可以提前6年实现联合国千年目标。中国政府还决定,要在2013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