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成因主要有:
1是对潜在危险熟视无睹。驾驶员对违章运输作业中“看得见”的危险往往比较警惕、重视,但对潜伏危险的习惯性违章往往掉以轻心。他们往往对已发生的危险比较警醒,对暂时没有发生危险恶果的习惯性违章却容易忽视。
2是侥幸心理作祟。因为偶然违章没有造成什么恶果,就把潜在的危险抛之脑后,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性违章。
3是“艺高人胆大”。认为自己驾驶技术高,驾驶经验丰富,别人不敢违章,自己却敢。4是误认为“习惯性违章不算违章”。错误地认为,不良的驾驶习惯只是个人的工作习惯和
“风格”,算不上是违章。5是粗枝大叶、不拘小节。认为对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和作业程序,只要把握主要的操作规
程即可,没必要每次都顾及“细节”、“小事”。四、驾驶员习惯性违章的特性
1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顽固性。由于习惯性违章是由一定的心理支配的,是一种习惯的动作方式,因而它具有一定的顽固性、多发性的特点。支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心理不改变,
f习惯性动作方式不纠正,习惯性违章行为就会反复发作,直到行为人受到事故的惩罚时才会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2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潜在性。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如开车时打手机,这种行为出事的几率小,我看到几个开车打手机出事的?因此某些员工对开车打手机的行为潜在的不安全性不以为然,一旦出了事故,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才追悔莫及。有关试验表明,驾车打手机时驾驶员的注意力可下降20左右,由于注意力分散,驾驶员对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障碍物等就缺乏有效的判断,处置突发性险情能力大大减弱,从而给事故有机可乘。3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感染性。一些员工的不良习惯行为方式,不仅对其本人的安全生产有影响,同时对周边的员工也有影响(安全氛围,气场)。按照安全规程的规定,这是绝对不允许的,遇到这种情况如不及时加以制止,其他员工很容易效仿。尤其是一些新上岗的驾驶员,不知道违章的后果,看到老师傅这样干,自己也盲目跟着学,极易形成习惯性违章行为。4习惯性违章还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习惯性的行为源于人的惰性,肯定是又省时又省力的。有些员工对安全规程根本学不进去也不遵守,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方式“管用”、“省力”,也没出过事,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太麻烦,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结果必然是严重地妨碍着安全规程、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危及安全生产。五、习惯性违章的防范措施(一)严格执行安全考核制度,加大对习惯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