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本项目道路的绿化,沿主次道路布置行道树,以形成纵横交错的绿化网,行道树的布置采用乔木灌木套种,并在行道的适当地区设置假山、水池、花坛等建筑小品,以美化场容、力求建成花园式新区。根据要求本项目种植不产生花絮和绒毛的花草树木,以防花絮和绒毛对环境的污染。
f
66环境管理机构及定员本项目应从建设起步阶段就应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环境保护起点
高,从领导到机构,从制度到目标力求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首先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以及有关环境标
准,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建成后要将完善环保管理制度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结合
场区实际,制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废水处理系统岗位责任制”、“执行GB8978-1996排放标准考核细则”,并把这些规章制度场区管理,使环保工作有章可循,对所有废水和废气排放点以及废水处理设施排放口,定期进行监测,严格控制,达标排放。定期测试设备废水和废气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发现问题及时组织维修,所有处理设施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本项目配备兼职环保管理人员一名,负责环保工作。67环境监测机构
为了确保本项目投产后,生产中的“三废”排放严格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标准要求,严格执行GB8978-1996的规定,通过监测执行:排放废水PH69,COD≤100mgL,BOD≤20mgL,SS≤70mgL环境监测人员除定期监测污染排放是否达标外,还负责污染事故的监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根据监测结果检查“三废”治理设施的运行效果,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组织“三废”治理装置的检查维修,确保环保治理装置的正常运转。
废水监测项目:PH、COD、BOD、SS。监测布点:废水监测取样点设在废水处理站的废水池以及处理后的排放口。监测频率:废水处理装置每次开机运行都必须取样监测。68环保设施及投资概算环保投资已计入相关专业投资。
f
7、节能
71设计依据(1)国务院国发(1996)4号文《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2)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建设部《关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
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暂行规定》;(3)国家计委、经委、统计局(84)统工物字第7号文《关于能源节
约计量方法(试行稿)的通知》。72设计采用的节能标准
(1)《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2588872《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87
(3)《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348483(4)《能量平衡技术考核验收标准》GB379483(5)《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