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重。作为教师,要在阅读教学和“综合性”学习中运用这种方式来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引导他们接受、运用这种学习方式,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鼓励。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没接触过这种学习方式。在短时间内不大适应,或许是长在农村,见识
f面窄,知识面也不广,一些同学还是喜欢听录音机,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但总的说来,他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坚持,越来越多的学生乐于接受这种学习方式,我想这应该就是进步了。就像巢宗祺所说的:“尽管有时探究的结果并没有找到答案,但学生通过对一个问题的研究,培养出的这种意识和习惯是最好的收获。”
3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不能忽视的。教师要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注意考虑如何启发和诱导学生,起到引路指向的作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的基本方法,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技能,还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例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时,要改变以往让学生读读语段,找一找形容词和动词的用法,而是要在朗读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本段怎样描写百草园的景物?这个问题总括性较强,它涵盖了全段的内容。所以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可以分成以下几点:(1)从描写的对象看(既有植物、又有动物);(2)从描写的范围看(先写整体,后写局部);(3)从观察的角度看。①从视觉角度写了哪些好看的景物?②从听觉角度写了哪些好听的声音?③从触觉的角度写了哪些好玩的事?④从味觉角度写了哪些好吃的?(4)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用了哪些修辞手法?(5)从用词
f的角度看,有什么特点?通过以上的启发引导,学生很自然地得出质疑的答案,并且懂得了百草园确实是个有声、有色、有趣、有味的乐园。
4借助多媒体,加强朗读训练新课程教科书中的许多课文都是名家名篇,每学期都有配套的音像磁带和课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配套的音像磁带和课件,借助播音员声情并茂的朗读以及课文精美生动的课件,让学生既得到享受,又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培养了朗读能力,还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有时也要将主题相近的课内外文章合在一起进行朗读教学,通过朗读,对课文进行文意、文理的分析。总之,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还有很多值得探索与研究的地方,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唯有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素养,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