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体上分布着亮白色块状铁素体,画组织示意图时,可以先画出亮白色块状的铁素体,再画出呈平行束状的暗黑色板条马氏体和“人”字形针状马氏体基体。45钢经正常淬火即加热到860℃(即AC3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后在水中冷却,将获得暗黑色板条马氏体和针状马氏体的混合组织。若将淬火温度提高到1200℃,即过热淬火,此时由于奥氏体晶粒长得比较粗大,经淬火后将得到粗大板条马氏体和针状马氏体组织。将45钢加热到正常淬火温度,然后在油中冷却,则由于冷却速度较慢,将得到细小的暗黑色马氏体和沿原奥氏体晶界呈网状分布的黑色团状屈氏体。画组织示意图时,可先画出网状分布的黑色团状屈氏体,再画马氏体。T12钢经正常温度760℃(即AC1以上)淬火后的显微组织为暗黑色细小的“人”字形针状马氏体和部分亮白色未溶的颗粒状渗碳体,在马氏体之间有一定数量的亮白色残余奥氏体。若将淬火温度提高到1000℃(即ACcm以上),即过热淬火,显微组织为暗黑色粗大的“人”字形针状马氏体和部分亮白色的残余奥氏体。
三、实验内容
1.钢的热处理热处理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然后以一定的速度冷却下来的一种操作
3
f方法,通过这样的工艺过程,钢的组织和性能将发生改变。加热、保温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成分均匀的细小的奥氏体晶粒。亚共析碳钢的完全退火、正火、淬火的加热温度的范围是AC330℃50℃,过共析钢的球化退火及淬火加热温度是AC130℃50℃,过共析钢的正火温度是ACcm30℃50℃。保温时间则根据钢种,工件尺寸大小,炉子加热类型等由经验公式决定。碳钢的过冷奥氏体在AC1550℃范围内发生珠光体转变,形成片状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整合组织。依据片层的薄厚不同有粗片状珠光体(P),细片状珠光体索氏体(S)和极细片状珠光体屈氏体(T)之分,硬度随其片间距的减小(转变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碳钢的过冷奥氏体在550℃350℃范围内发生上贝氏体转变,生成由平行铁素体条和条间短杆状渗碳体构成的上贝氏体(B上)。在光学显微镜下,上贝氏体呈黑色羽毛状。碳钢的过冷奥氏体在350℃Ms之间等温得到的黑色针状的下贝氏体(B下),它是由针状铁素体和其上规则分布的细小片状碳化物组成。过冷奥氏体以超过临界速度快冷至Ms以下温度,将发生马氏体转变,生成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马氏体。常见的马氏体类型有板条马氏体(碳02)、针(片)状(碳10)马氏体以及由它们构成的混合组织(碳为0210)。随转变温度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