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急诊静脉输液中的护患纠纷与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为减少急诊静脉输液中的护患纠纷。方法制定一系列的防范措施。结果使患者及家属得到满意,减少纠纷的发生。结论提高护理质量,可减少护患纠纷。
【关键词】静脉输液纠纷护理质量静脉输液是是护患纠纷发生最多的治疗环节之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1输液中常见纠纷的原因11护士工作不认真导致错输或漏输液体;排气、接液时药液浪费过多;因技术或其他原因未做到一针见血,特别是在抢救患者时。12责任心不强,服务不到位在治疗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疏忽大意发生差错或未及时巡视病房,致使输液滴数过快或药液外溢或漫不经心的工作态度,有时仅仅因为一句话,就会使病人对医护人员失去信赖,引起护理纠纷。13护士缺乏沟通技巧解释不够、态度生硬或将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致使患者不满,导致纠纷发生。14病人的不信任病人因受某些媒体对医护人员的负面报道影响,对医务人员缺乏起码的信任,使医护人员产生反感对立情绪而引起纠纷。15技术不熟练特别是婴幼儿,穿刺失败后极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情绪不满,导致矛盾和冲突发生。
1
f16输液过程中,护士对病情观察不仔细,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延误了治疗和抢救时机。
2防范措施2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建立严格的、统一的操作规章制度,护士接到医嘱后,认真查对药物与治疗单,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并在输液卡上写清患者姓名等,并应有两人进行查对并签名,配制药液和穿刺前再次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在输液卡上签上执行时间和执行人姓名。22为了防范护患双方纠纷的发生,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严格管理,健全制度,在保证病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做到学法、知法防患于未然,将护患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23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大量的纠纷是由于不善于或不适当的护患沟通引发的。服务稍有缺陷,就会引起病人和家属的不满和投拆。护理人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病人意识,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在进行输液时面带微笑,可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在操作前要进行积极暗示,对所有可能预见的疼痛、不适应有所解释,输液完毕后应给病人鼓励和安慰,帮助病人安心静养,从而促进病人康复。24护士应主动、积极地苦练技术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静脉穿刺水平,加强对用药质量的管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