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基肥后作床。因种子较细,要拌草木灰或细肥土撒播或条播,播种后盖薄土和盖草。在12月至次年3月间播种,出土后及时揭去盖草,除杂草,苗床保湿和施稀薄肥水。每亩用种量4至6斤,苗高30厘米以上可出圃造林。
3、整地:在丘陵山地选择土壤较肥、向阳的坡地、山窝。因黄栀子是灌木,为方便摘果和管理,施肥等管理措施,全垦整地后作水平带,每15米一带,带宽80至100厘米。最好带上挖穴。每穴施有机肥或垃圾肥一土萁和钙镁磷肥05至1公斤,拌匀后填入穴内。
f4、栽植:在12月至次年3月间,树苗未发芽前栽植,若气温高要适当剪去上端枝叶。
5、管理:造林后4至6月锄草抚育1至2次,加强病虫害防治。以后每年要锄草松土,施以磷、氮为主的肥料或复合肥,可间种花生等矮秆作物或药材。6、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癍枯病危害叶片;炭疽病危害枝条。防治方法:(1)剪去发病枯枝并烧毁,可减少病源;2)(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800至1000倍液或70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主要虫害有蚜虫、咖啡透翘飞蛾,以幼虫咬食叶片、嫩稍和花蕾,可用40乐果2000倍液喷杀。黄栀子Garde
iajasmi
oidesEllis,又名栀子,常绿灌木。黄栀子不仅是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果实是1种常用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利胆、促进胰腺分泌、镇痛、降温和降低血压等功效,更重要的是黄栀子可以提炼天然色素,它色价高、性能稳定,在常温下可保存,易溶于水,不溶于油脂,色调不受pH值影响,无异味,天然色素作为理想的着色剂,已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栀子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黄栀子适应性强,易栽易管,加工储藏方便,经济效益高,一般造林3~5a后,每6667平方米鲜果产量可达250~350kg,集约经营的可达600kg以上。栀子在江西省各地均有种植,以抚州市种植面积最多,至2004年全市种植面积已达13万公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抚州市黄栀子20世纪70年代在各县还处于野生状态,80年代开始引种,至今已有十余年栽培史,现结合多年栽培、管理经验,将其无公害规范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自然概况江西抚州黄栀子栽培地为东经115°40′~117°8′,北纬26°0′~28°14′,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79℃,极端最高气温415℃,极端最低气温13℃,无霜期276d,≥10℃的年积温56562℃,年降雨量1500~2000mm,日照时数17004h。种植区林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