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发展趋势简介(05学时)第八章齿轮系(4学时)第一节齿轮系的分类(07学时)第二节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1学时)第三节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13学时)第四节齿轮系的功用(1学时)第九章螺纹联接(4学时)第一节机械制造中常用螺纹(05学时)第二节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1学时)第三节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及其预紧和防松(05学时)
f第四节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1学时)第五节螺纹联接件的材料和许用应力(05学时)第六节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05学时)第十章轴及轴毂联接(4学时)第一节概述(05学时)第二节轴的结构设计(15学时)第三节轴的设计计算(1学时)第四节轴毂联接(1学时)第十一章轴承(4学时)第一节滑动轴承概述(02学时)第二节滑动轴承的结构和材料(02学时)第三节滑动轴承的润滑(03学时)第四节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的设计计算(05学时)第六节滚动轴承的构造、类型及特点(03学时)第七节滚动轴承的代号及类型选择(05学时)第八节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08学时)第九节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08学时)第十节滚动轴承的维护和使用(04学时)第十二章联接器、离合器和制动器(2学时)第一节联接器(05学时)第二节离合器(05学时)第三节制动器(05学时)第四节联接器、离合器、制动器的选择和维护(05学时)
f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重点
第一部分工程力学1第一篇静力学(1学时)了解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掌握工程力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2第一章静力学基础(2学时)掌握力,刚体和平衡的概念;静力学公理;约束和约束反力,分离体和受力图。重点:静力学公理、分离体和受力图。难点:约束和约束反力。3第二章平面基本力系(4学时)掌握平面力汇交力系的合成及其平衡条件力矩的概念;掌握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及其平衡条件;重点: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难点:汇交力系。4第三章平面一般力系(3学时)熟悉力线平移定理;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的合成结果及其平衡条件;基本熟悉静定与静不定问题的概念,刚体系的平衡问题;平面静定桁的内力计算。了解滑动摩擦的概念和滑动摩擦定律;摩擦角与自锁;基本了解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滚动摩擦的概念。重点:平面任意力系、刚体系的平衡问题。难点:刚体系的平衡。5第四章空间力系和重心(2学时)熟悉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力对点之矩和力偶矩的矢量表示;力对轴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