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B)
一、课程基本情况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系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高职高专材料、数控、设计、内燃、汽车、热工专业修课方式:必修总学时:96考核方式:考试
教材:邓昭铭《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2000年7月第二版蔡广新《工程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5月教学参考书:相关书籍均可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型专业技术基础课,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属于近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掌握对普通机械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变形分析、应力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有关的强度计算。培养学生使学生具备机械设计能力的基本素质。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1对学生进行机械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简单机械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原理和设计规律。即:调查研究、方案论证、建立模型、理论分析、选择材料、强度计算、绘制装配图、审图、绘制零件图、加工制造、装配、调试等完整的机械设计过程。尤其应注重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及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2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一般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3了解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常见失效形式,掌握其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步骤及应遵循的原则。4培养学生分析机械零件失效的原因及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进行基本技能及工程素质的训练。
三、课程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工程力学
f学序号12345678910111213内第一篇静力学第一章静力学基础第二章平面基本力系第三章平面一般力系第四章空间力系和重心第二篇材料力学第五章轴向拉伸和压缩第六章扭转第七章弯曲内力第八章梁的弯曲强度第九章梁的弯曲刚度第十章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第十一章组合变形合计容理论课124322342234234第二部分机械设计基础学序号1234567891011绪论第一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第三章凸轮机构第五章带传动第六章齿轮传动第八章齿轮系第九章螺纹联接第十章轴及轴毂联接第十一章轴承第十二章联接器、离合器和制动器合计第一部分工程力学第一篇静力学(1学时)内容理论课2442410444424421习题课1211习题课
时分配实验课其它小计1253222225625342642
时分配实验课2其它小计27422461454442854
f第一章静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