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础性问题有不同的看法第二说明四种称谓在政府管理领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二教材内容分析表2我们以出现频率超过50的内容为高频出现内容以此为标准总样本中有10项内容A类教材有9项内容B类教材有11项内容C类教材有9项内容D类教材有9项内容具体如表3所示。我们遵从大容量原则按照出现频率高低的排名从每类样本中选取前11项内容进行比较得出如表4的结果从表3数据我们可以得出ABC三种教科书虽然称谓不同但其内容安排上有相当高的重合度从而可以推断出以行政学、公共行政学和行政管理学命名的教科书在名称上具有通用性。D类教科书不仅在名称上与其他三类教科书存在差异而且在内容安排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D类教科书与ABC类教科书在内容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ABC类教科书中高频出现的机关管理、行政领导、行政过程、行
f政法制、行政监督等在D类教科书里出现的频次相对较少甚至于零频次出现。同时在D类教科书中高频出现的绩效评估、战略管理、治理模式、第三部门管理、行政伦理等内容在其他三类教科书中出现的频次相对较少。具体如表5。
D类教科书与ABC类教科书在内容上的明显差异说明1就研究对象与范围来说D类教科书突破了ABC类教科书将其主要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特别是官僚机构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对象扩大到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2D类教科书引入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公共管理问题。3D类教科书将研究焦点由ABC类教科书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的研究这使得战略管理、公共管理的政治环境、项目执行、绩效评估、公共责任制及公共管理伦理这样一些在ABC类教科书中没有的或被不受重视的主题成为公共管理学的核心主题1。
三、行政学范式转换抑或演进分析我国学者陈振明教授认为“在百余年的发展、演变的历程中作为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行政学经历了三次研究范式的转换即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再到公共管理学的三次重大突破”。2这种观点在学界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通过我国行政学教科书的内容变化来考量我国行政学的范式转换。上述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ABC类教科书我们通称为传统行政学教科书和D类教科书我们称为公共管理类教科书在内
f容上有着明显差异这是否说明了行政学领域经历了从传统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的范式转换呢
“行政学其实是以行政体系及其运行为研究对象的是在研究行政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寻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