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样的社会条件下,有人感到快乐,有人则感到不快乐,这固然可能与各人的具体处境有关,但许多时候,是由于不同心情所致。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对钱财没有贪欲,“知足常乐”,可以过得很惬意;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贪得无厌,在钱财上总觉得“比上不足”,内心就会常戚戚。贝多芬说:“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因此追求幸福,不仅要重物质,而且要重精神;不仅要改变环境,美化环境,而且要改变心境,美化心境。高兴地看到在“两会”上亮相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首次把“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写了进去。理性平和等良好的社会心态,也正有助于增进人们的幸福感。“人盼幸福树盼春”,让我们在努力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良好心态中,不断去获取和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根据以上这些因素,我做了涉及年龄、住房、婚姻、教育、家庭等的调查报告。,分别占了49和51。年龄从1666岁,其中1845占大部分,适合现今社会年龄分布。另外调查人群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占了32,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占了大多数。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居民幸福指数略高于女性。男性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826,与此同时,女性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美满的占79。对于年龄因数来说,年轻居民幸福指数高于中、高年龄居民。1730岁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最高为85,不幸福的占了15;3066岁居民认为自己幸福的占80。除此之外,高学历的人群幸福指数其他学历人群,学历越高幸福指数越高。从调查数据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收入高的人群中幸福指数普遍较高。婚姻也很大程度的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实证数据支持,婚姻是永恒幸福的保障。美国的全国民意研究中心在过去三十多年间调查了35000名美国人,40的已婚者说他们过的非常幸福,而只有24的未婚者、离婚者、分居者说他们幸福。
从调查的结果中,我们或多或少的可以发现一些我们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与弊端。首先,人们的基本生活环境还没有很完善。从基本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在目前我们社会中收入高低人群是按照金字塔型的3000元以下的收入者占到了66,高收入者只有2。因此有八成的人认为自己的工资要提高一半以上才是对工作的合理报酬。而且有62的人表示自己有父母或小孩要赡养。各种生活压力使现在城市人群感到压力极大。近年来房价的飞涨也是使幸福指数下降的主力
f推手,在受访者中有一半的人没有住房,即使在有房的人中也有很多人在为还房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