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考点1中国式农民理想的“天国梦”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整合厘清史实
一、原因
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发生自然灾害。
二、过程
1.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国都。
4.军事全盛
1北伐:由于孤军深入,最终失败。但牵制了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2西征:西征军不断打败湘军,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5.天京变乱:1856年发生,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6.后期斗争:重建领导核心,重建纲领,组织军事防御战。
7.运动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三、纲领
主要内容
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1853
1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2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1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2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f《资政新篇》1859
年
1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1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
由公众选举
资本主义的设想
2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2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
3开设新式学堂等
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
四、评价1.作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侵略者。2.教训: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素养对接融会贯通素养1时空观念
素养2史料实证探究从中国近代化的视角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史料一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它①不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而且使旧有的政治派别和社会成分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政治派别,并由此引起传统的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在中央权力的下移,汉人官员权力的增长,洋务派和清流派官僚集团的形成。此后,不仅有了早期现代化思想意识的萌生,而且为早期现代化活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虞和平、谢放《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史料二《资政新篇》从三个方面对传统社会提出了挑战:②一是出现了敢于言利、鼓励致富,反对“重义轻利”的观点,这就挑战了传统的义利观。二是倡导工商业,提高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这就挑战了传统的“本末观”。三是主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发展近代工业,促使社会资金转向工商业生产,反对把货币当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