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家庭教育不可或缺
与许多西方国家不同,我国自古以来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但将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目前,家庭教育正由原来的个别化、随意化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必须涉及的问题。人的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幼儿园、学校)教育,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等成年人对子女,尤其是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其教育目标是:培养社会化的人,即帮助孩子懂得社会、懂得生活,奠定独立生活的基础;培养孩子健康、丰富的个性和与人合作共处的能力;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体魄;引导孩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幼儿园、学校)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1、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而父母理所当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对孩子实施的是最早期的教育。这种教育最早可追溯至孩子的孕育阶段,此时父母的言行已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三至六岁,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的许多
f性格习惯都在这一阶段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把一个人17岁智力发展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可见幼儿期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孩子在这个时期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将为今后的智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成才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幼年时期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如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以防他学坏。最终孟子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反之,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不少。1920年,在印度的一个狼洞里,发现了两个“狼孩”3、4岁,被救回来之后,他们的行为完全和狼一样,白天睡觉,夜晚嚎叫,爬着走路,用手抓食。过了四年(7、8岁)才开始能讲一点话,智力仅仅相当于正常婴儿水平。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不可忽视。2、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家庭教育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