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过电流保护电路。当稳压管输出的电流增大并超过额定值的20时,过电流取样电阻R6上的电压上升并使晶闸管触发导通,晶闸管的压降UAK降至08V左右,此电压经电阻R2后,使得V1截止,从而V2截止,因而切断稳压管LM317的供电电压,最终稳压管无电压输出。2.电路中各电子元器件的作用1)VD1VD4整流二极管组成桥式整流。2)C1滤波电容器,滤去纹波电压,使整流输出电压较为平滑。3)R1限流电阻,用来限制晶闸管触发导通后的电流,但阻值不能过大,应保证晶闸管导通电流大于其维持电流。4)R4V1管集电极限流电阻,以保证V1与V2管的安全并且可以减小电路的静态功耗,但是R5的阻值不能过大,应保证有足够的IB2使V2(TIP42C)的集电极电流大于05A。5)R6过流取样电阻,其阻值大小取决于过电流保护电流的设定值,要求R6的阻值准确、稳定,而且要有足够的耗散功率。6)R7、C3组成延时电路,其作用是将R6上的电压延迟一段时间后才加至晶闸管的门极G,以避免接通电源瞬间由于稳压电源输出端滤波电容C5及外负载电路有较大的充电电流流过R6所产生的附加压降,而引起晶闸管的误触发。由于MCR1006晶闸管的触发电流极小,所以R7上的压降很小。7)C4用来进一步减小稳压输出端的纹波电压(即交流成分)。这是由于C4对交流的旁路作用,使稳压输出端的交流成分全部加至LM317的输出端与调整端之间,这样可通过LM317内部的比较放大器及调整电路的自动调整来达到降低输出纹波电压的目的。
3.3
安装、焊接与测试步骤
1.元件的安装与焊接(1)清点元器件。核对元件的数量和规格,都应符合工艺要求,如有短缺、差错应及时补缺和更换。(2)元器件检测。在安装前应用万用表对元件的好坏进行逐一检测,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元器件剔除并更换,防止已损坏的元件被安装。要求:二极管:正向电阻、极性标志是否正确。三极管:判断极性及类型。9013为NPN管,β大于50。TIP42C为PNP管。电解电容:是否漏电,极性是否正确。电阻:阻值是否合格。
f插头及软线:接线是否可靠。变压器:绕组有无断、短路,电压是否正确。(3)元器件的预加工。对电阻器、电容器进行浸锡加工。半导体管是不耐热的器件,浸锡温度要低,浸锡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烫坏PN结。(4)根据元器件封装画好装配图(可参照图16的PCB布线图)。1)按万用电路板实样11在图纸上(或用坐标纸)确定安装孔位置。要注意所用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及封装形式。2)装配草图以导线面(焊接面)为视图方向;元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