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重难点总结r
r
r
r
一、法律的一般理论r
(一)法律规范r
1、按照法律规范的内容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r
2、按照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规定或限定的范围或者程度的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强行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授权性规范)。r
3、按照法律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确定性规范与非确定性规范(委任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r
r
(二)法律渊源(2004年单选题)r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r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r
3、行政法规(仅次于宪法、法律):国务院r
4、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r
5、部门规章:国务院部委及其直属机构r
6、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r
7、国际条约或协定r
【解释】考生应掌握各自的制订机关。r
r
(三)自然人的行为能力(2009年新制度单选题)r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小于10周岁)或者“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r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大于或等于10周岁)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r
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或者16-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r
r
r
(四)法律关系的客体r
1、物r
2、行为r
3、人格利益(公民的肖像、名誉、尊严、人身、人格和身份等)r
4、智力成果(文学艺术作品、科学著作、科学发明等)r
r
(五)法律事实(2009年新增)r
1、事件(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r
(1)人的出生与死亡(能够引起民事主体资格的产生和消灭,也可能引起人格权的产生和继承的开始)r
(2)自然灾害与意外事件r
(3)时间的经过(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将丧失胜诉权)r
2、人的行为r
(1)法律行为(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如订立合同)r
(2)事实行为(与意思表示无关的行为,如创作行为、侵权行为)r
【解释1】甲公司和乙公司因订立有效合同(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发生合同关系(法律关系)。r
【解释2】因甲公司对乙公司的侵权行为(事实行为、法律事实),甲公司应当对乙公司承担民事赔偿责任。r
【解释3】因甲死亡(事件、法律事实),其继承人乙继承了房屋的所有权。r
二、法律行为(2009年新增)r
r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r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权利义务的合法行为。r
1、以意思表示为要素r
意思表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