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形考作业3
试卷总分:100道试题,一、名词解释(共4道试题,共20分。)名词解释(1国人暴动测试时间:0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西周后期由于周厉王的残暴统治,公元前841年,镐京爆发国人(居住在国都内的人统称国人,多为平民)暴动。反对周厉王的统治,周厉王逃亡,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管,史称共和行政。
2李悝改革
战国初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内容:选贤任能,赏罚严明;尽地力;善平籴;制定《法经》。李悝改革使魏国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3《史通》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专著。他论述了史书源流、体例和编纂方法。此书总结历代主要史学著作,对史书体裁的优劣得失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总结。对后代治史、著史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4奴尔干都司
明成祖于1402年,在特林设置奴尔干都司,下设许多卫、所,统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及库页岛的广大地区。以后又先后派宦官多次巡视奴尔干地区,并建永宁寺,立两块石碑,记述了奴尔干都司创建的经过及巡视的情况。
道试题,二、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30分。)简答题(1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15分)
改革的内容:1整顿吏治:北魏改革吏治规定,任期根据治绩决定,制定了俸禄制度,严惩贪脏枉法。2实行均田制:3建立三长制:实行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立一党长。用以代替宗主督护制。4实行户调制:5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6改易习俗:禁胡服胡语,易鲜卑服为汉服,在朝廷上使用汉语;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还设法使皇族、鲜卑贵族与汉族主要士族通婚。
2简述九品中正制
曹丕时为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制度规定:各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的人士,按品德和才能优劣平定为九个等级,政府根据品级高低选用。西晋时,世家大族通过九品中正制控制选拔官吏的权力,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到隋朝被科举制度所代替。
道试题,三、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50分。)论述题(1试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政治、军事、财政的措施
汉武帝统治的五十余年,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但是,当时国内的各种矛盾斗争还是相当尖锐。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全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改革政治体制,加强法治。(1)削弱丞相的权力,建立“中朝”;汉武帝选用身边一批比较低级的官吏和侍从人员组成决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