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工程建设领域跟踪审计风险研究
发布日期:20101202访问次数116信息来源:审计署网站作者:陈淦涛叶刚(浙江省建德市审计局)
项目跟踪审计是现代工程审计的一种新模式,是传统审计模式的发展、创新。它是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的一种延伸,变结果审计为过程审计,延长了审计链。实施项目跟踪审计能有效预防工程审计风险,但项目跟踪审计本身就具有审计风险。由于跟踪审计涉及部门多,关系和利益复杂,审计专业性强,审计跨越时间长,审计人员在某些环节上稍有疏忽,就会带来一定的审计风险。本课题通过对项目跟踪审计的必要性、跟踪审计的风险来源、跟踪审计的风险防范论述,提出了建立“适时跟进、多方配合、审计指导、及时通报”的新型项目跟踪审计模式能有效防范跟踪审计风险的观点。一、项目跟踪审计的必要性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将项目建设全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对各阶段的审计事项进行审计,并向被审计单位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通过及时揭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工程建设资金合理、合法使用,促使建设实施得以规范、有序、有效运行,促进项目的投资效益。与传统的事后审计相比,跟踪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种新模式,它是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的一种延伸,变结果审计为过程审计,延长审计链,是传统审计模式的发展与完善。其审计范围更宽广、更全面内容更细化、更丰富,更符合审计目的需要。开展项目跟踪审计,能及时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能指导和促进建设单位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等,使工程建设投资达到最佳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二、项目跟踪审计的风险来源实施项目跟踪审计,能及时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能指导和促进建设单位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等,因此项目跟踪审计能有效预防工程审计风险,但项目跟踪审计本身就具有审计风险。由于跟踪审计涉及部门多(建设、施工、设计、监理、中介等单位),关系和利益复杂,审计跨越时间长(从立项开始到交付使用后评估),审计人员在某些环节上稍有疏忽,就会带来一定的审计风险。跟踪审计的主要风险来源有:(一)、审计监督与服务关系处理不当带来的风险跟踪审计的根本是审计监督,审计的本质是监督。审计服务职能是建立在监督基础之上的。在跟踪过程中,审计人员更多的是要对建设项目过程中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