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放射介入诊疗规范
(一)放射介入诊疗前后准备及注意事项放射介入诊疗术前准备
1、术前医生或护士告知患者介入手术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时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疑虑,以便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
2、皮肤准备:双侧腹股沟备皮。3、做碘过敏试验。4、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5、训练床上解小便。6、术前4小时禁食。7、术前排空大小便。
(二)放射介入诊疗术后注意事项
1、患肢穿刺处予以绷带加压包扎,目的是防止出血。2、患者术后应平卧,患肢伸直限制活动24小时。12小时后可去出压迫沙袋24小时后解除包扎绷带。3、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该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4、饮食:术后观察病人一般情况可给予流质饮食。5、介入术后需抗菌、补液35日,注意观察尿量,补液量为每日10001500ml,应用铂类化疗药物后注意水化(输液量3000ml日),并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保肝、止酸、止血、止呕吐等对症处理。6、栓塞后综合征是术后最常见的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肝功能损害、黄疸、腹水、麻痹性肠梗阻、非靶器官栓塞等。上述反应多为一过性的,对症处理即可。其中发热多为肿瘤坏死吸收热,常可至3839℃,多为714日,也可持续1个月,抗生素效果不明显,吲哚美辛处理多能奏效,必要时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腹痛的常见原因有碘化油栓塞反应、胆囊炎及近肝包膜的肿瘤治疗后坏死所致局限性腹膜炎,可酌情分别对症处理,只要无外科急腹症指征,就可适当应用止痛剂止痛。
二、放射介入诊疗规范
f(一)中枢及头颈部介入治疗
第一章血管造影第一节全脑血管造影术【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①颅内外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如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变;②自发性脑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检查;③头面部富血性肿瘤,术前了解血供状况:④观察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性:⑤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禁忌证:①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②有严重心、肝或肾功能不全及严重营养不良者;③脑疝晚期、脑干功能衰竭者。操作要点:经股动脉穿刺操作步骤:①患者取仰卧位,常规双侧腹股沟及会阴区消毒铺单,暴露两侧腹股沟部。②接高压注射器并抽吸造影剂。所有连接装置要求无气泡。肝素盐水冲洗造影管。③穿刺点选腹股沟韧带下152cm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局部浸润麻醉后穿刺股动脉,进针角度与皮肤呈30一45℃。④穿刺成功后,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