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五常法管理手册
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
第一部份
解读五常法
五常法是1994年香港人何广明教授始创的概念。在各机构里,五常法是用来维持品质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五常法源于五个日本字Seiri意为整理Seito
意为整顿,Seiso意为清扫Seiketsu意为清洁Shitsuke意为修养全部是“S”带头的字,所以它也称为5S。何广明教授在日本研究优秀企业的时候,发现5S在其中所起的巨大作用。1994年,他整理出了基于5S的优质管理方法,那就是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它是一个由内向外,由人到物、由软件到硬件、由理论到实践、由制度到流程、由考评到自省的完整的管理体系。
对于餐饮企业而言,运用五常法能对餐厅的安全、卫生、品质、效率、形象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现场管理,从而在成本控制、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文化形成和企业形象塑造方面有独到的优势。
一、五常法含义:五常法是用来创造和维护良好工作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它源自五个以“S”为首的日本字,又称5S。1S常组织定义: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将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活用并防止误用做法:1对所在的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2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3清除不需要物品。4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率、决定日常用量。5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2S常整顿定义;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明确标示地摆放整齐。目的:整齐、有标示,不用浪费时间寻找东西30秒找到要找的东西。做法:1对可供放的场所和物架进行统筹(划线定位)2将物品在规划好的地方摆放整齐(规定放置方法)3标示所有的物品(目视管理重点)达到整顿的四个步骤1分析现状2物品分类3储存方法4贯彻贮存原则3S常清洁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的脏乱,保持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处于清洁状态,防止污染的发生。目的:环境整洁、明亮、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做法1建立清洁责任区2清洁要领◆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大清扫,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台面、物架等地方都要清扫。◆注意清洁隐蔽的地方,要使清洁更容易,尽量使物品高地放置。
1
f五常法管理手册
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
◆仪器、设备每次用完清洁干净并上油保护。◆破损的物品要清理好。◆定期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