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的水平以及社会服务的贡献,同时也直接反映和决定了高等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所以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则是构成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内容。
标签: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俗话说:“艺大根深。”教学的质量好与坏来自教师的刻苦努力和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一方面,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稳固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具有良好的教学道德修养,使自己的教学过程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注重自身锻炼,积极进取,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教育是一种社会行动。行动是人类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件进行有意的干预或者不干预。它的特征在于对于行动者具有一种含义、一种意义或者一个目标。但这种意义绝非只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而需要通过对行动者方式以及现有其他。数据和材料进行分析才能发现。因此,教育必须是一种社会行动。这种社会行动会对被教育者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其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体系,应该也有一种较为普及的,被社会所认可的遵循方式。社会是朝着前进的方向发展,那么这种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体系的建立,也必须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为培养教育高等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必定肩负着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素质人才的重任。而作为学院的一名车间实训老师,不仅仅需要知道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需要知道在平时的教育行动中实践这些职业道德修养,让知识指导行动,并让知识在行动中得到检验,修改和完善,继而更好的知道实践。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处理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时得到检验和提高的。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而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与学习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不仅仅是理论问题,也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衡量教师道德是非、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标准,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具体地向教师表明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正确回答了教师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