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善省长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浙江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全省人民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拼搏,富民强省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全省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科学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7100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1800元。农业增加值持续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突破万亿元,服务业增速连续五年高于生产总值增幅,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23和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突破万亿元,分别达到12488和10163亿元,年均增长133和169,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进出口总额达到2535亿美元,其中出口达到1805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87和186。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1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4895和2608亿元,比2005年增长13和14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000亿元,增长18倍,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26万元,比2005年提高50。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由122提高到18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72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20,以年均增长7的能源消耗支撑了年均118的经济增长。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下降162和209,能源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居全国前列。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年均实际增长8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全国最小的省份之一,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21094亿元,比2005年增长13倍。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增加到353和585平方米。城乡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率先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十五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比2005年分别提高7和11个百分点。每千人执业医生数、床位数达到21人和34张,比2005年增长167和177,城乡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人均预期寿命由758岁提高到769岁。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保持稳定。吕祖善指出,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