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高立新来源:《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6期
高立新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鹤岗154101)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会计行业应用的逐步深入,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了会计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重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涵,然后重点论述了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最后就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几点展望。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6015302
收稿日期:20150520
作者简介:高立新(1969),女,汉族,黑龙江鹤岗人,高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院财务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引言
从基本定义上来理解,会计电算化也叫计算机会计,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从实际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也可以将会计电算化看作是一个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实现会计数据的高速、自动和精确处理,来提高会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它是计算机革命在会计领域的一种延伸,极大地带动了会计工作本身的发展和进步。总结来看,会计电算化的巨大作用和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将人从繁重的工作和劳动中解放了出来,促进了会计工作本身的发展和进步;其次,会计电算化能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通过使企业财务工作具有更大的科学性和信息化,从而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进步;再次,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会计工作在手段和方法上的进步,使得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和思维方式得到了及时的更新,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促进着会计技术的持续改善。会计工作朝着电算化的方向发展,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重要趋势,企业必须积极地适应这种发展变化,并努力通过会计电算化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现状
(一)电算化层次较低且不均衡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历史,并且大致可以分为起步、推广和提高这三个发展阶段。由于会计电算化最为直接的作用体现就是替代传统的手工操作,会计电算化引进之初,经历较为迅猛的发展势头,得到了众多企业尤其是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