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项目组
《哲学与人生》教案
(二)
开课单位: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教材版本:《哲学与人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杨耕
单元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课题第1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节授课地点
学时2学时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分析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从主客观条件出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学生应该能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观点,但具体到自己人生道路选择上,可
能对自身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认识不到位,甚至可能更多强调客观条件。要引导他们认识到主观要符合客观。
教学方法
教学形式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讲授、体验课堂教学通过提问考察学生对课题的认知程度
第1课时
导入:看图提问:读漫画“宝宝快跳”,你对该父母的要求有什么看法?
教学进程及安排
该父母犯主观主义。不从实际出发。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首先要解决一个出发点问题,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一切从实际出发1世界具有无限多样性花鸟鱼虫、山川树木,日月星辰、宇观物质,社会事物、文化现象、人类自身,
f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项目组
教学进程及安排
都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世界具有多样化的结构层次。在空间尺度上,现代科学将整个世界划分为微观
世界、宏观世界和宇观世界三个层次。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从哲学的角度看,自然界各种事物共同的属性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第一,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无限多
样的自然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问: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第二,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三,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从本质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
映象。故事1:胸有成竹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由于人们的认知水平不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就
会不同,即人的意识是有差别的。3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
点。伊索寓言:驮盐的驴有头驴驮着盐过河不小心滑了一跤跌倒在水里,因为许多盐都溶解在水里了,
所以它感到身上的负重大大减轻,于是便窃窃自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