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纸工业的回忆和展望〖报告内容〗
一、造纸工业的差不多情况据中国造纸协会公布的2004年度报告,2004年是我国造纸工业飞
速进展的一年,全国纸和纸板的产量达到了4950万吨,消费量达到了5439万吨,分不比2003年增长了151和132,使得人均纸和纸板的消费量比上一年增加了5kg。2005年同样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2005年我国的商品纸浆和废纸的进口量分不达到了759万吨和1700万吨,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纸浆进口和废纸进口量的首位。纸和纸板的进口量则自1999年以来一直徘徊在600万吨的水平,2005年下降到了527万吨。随着我国造纸工业技术装备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纸和纸板的进口需求会呈下降的趋势,特不是关于净进口量,即进口量减去出口量的差额会不断地减少。尽管自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取消了对纸和纸板的出口退税补贴,然而对纸和纸板的出口量并没有产生显着阻碍。
113
f二、我国造纸工业的要紧变化趋势1.生产能力开始集中、高档产品比重逐年提高我国的造纸工业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刻里,差不多上以中小企业为主,生产能力小,水平低,从而也导致了产品的集中度低。通过几年来的快速进展,许多品种的生产能力和集中度在逐年提高,是值得关注和令人兴奋的事。集中度的提高是伴随着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以铜版纸的生产为例,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国内的铜版纸市场逐步走向快速成长的时期,就差不多形成了一大批以国产小型涂布机为主的生产能力,最高时期曾经达到150万吨。然而由于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厂家达到100家以上,生产的集中度低,产品的质量档次都不能适应市场增长的需求,直接导致了在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铜版纸的消费严峻依靠于进口的局面。直到90年代末,国内以泉林纸业等为首的几个引进项目的实施,给我国铜版纸的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国目前差不多重新形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铜版纸生产能力,不仅生产技术装备一流,而且生产的集中度专门高,具
213
f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目前要紧的铜版纸生产厂家有:金东纸业(接近200万吨)、寿光晨鸣(25万吨)、苏州紫兴(STORAENSO)20万吨、牡丹江大宇(20万吨)、泉林纸业(20万吨)、太阳纸业(25万吨)等。差不多上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局,或者讲是有限厂家的充分竞争局面。
2.我国出口市场的变化对包装制品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刻内,我国在纸和纸板消费方面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