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说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说课
我说课的内容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第二课时《罗斯福新政》,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教材主要讲述了两方面的内容: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2、教材的地位本课与其前后知识之间有直接的因果联系。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实施的。它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并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二战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长远。学好它,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本课内容不但具有承上启下作用,而且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3、教材的处理(1)学情分析:这节课的理论性较强,而对于我所教的普通高中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普遍存有着基础知识比较差,分析理解问题的水平有限等特点,所以理解本课知识有一定难度。(2)处理特点:这节课的现实感很强,相对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学生对罗斯福这位美国唯一的一位残疾人总统本人更感兴趣,所以为了更加便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和理解本节课的知识,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以罗斯福本人的生平事迹为主线,把新政的内容作为罗斯福的一个贡献来讲,这样的处理不但有利于引起学生地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格培养,将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4、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除了在知识与水平目标中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其设计为1.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实质,理解罗斯福新政影响。2.了解凯恩斯主义产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过程与方法在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特意精心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1、教师提供相关统计数据,利用图片生动再现当时情景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论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2、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以提升学生全面理解历史事物本质的水平。3、通过对“新政”的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水平。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对罗斯福应对危机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注重现实,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讲述,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协助学生懂得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在情感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