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4、简要说明古典主义和凯恩斯理论的主要分歧。答:宏观经济学中的古典主义学派都是建立在斯密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的:(1)个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2)工资与价格能够迅速调整以保证所有市场的均衡,即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状态。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相信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按照萨伊定律,生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什么通常是由企业决定的,无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通过竞争形成了整体有序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波动仅仅是局部的、暂时的现象。当供求关系失衡时,市场可以通过价格、工资等因素的灵活调整,让经济自动地回到由供给决定的自然水平。政府在自由市场体系中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绝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失灵:政府的政策要么是无效的,要么与其初始目标背道而驰。因而,大部分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不应该主动去平抑经济周期。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经济的波动主要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有效需求不足是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凯恩斯认为,由于货币工资和价格刚性的存在,经济中的非自愿失业可能会长期存在,经济中不存在有力的自动恢复到均衡的力量。针对经济衰退造成的高失业,凯恩斯提出的解决方法是依靠国家干预。国家调节经济不能主要依靠货币政策,而必须运用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最有力、最重要的调节手段。
第五章货币市场:通货膨胀2解释商业银行如何创造货币。答:举例说明:假设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为20,甲在A银行存入1000元,银行系统就因此增加了1000元的准备金。A银行按法定准备金率保留200元作为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其余800元全部贷出,假定是借给一家公司用来买机器,机器制造厂乙得到这笔贷款后全部存入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B银行,B银行得到这800元存款后留下160元作为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然后再贷出640元。由此,不断存贷下去,各银行的存款总和是1000800640……5000元。在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下,在贷款和存款的多倍扩张过程之后,最初的1000元存款成倍增加到5000元,即总存款额。这就是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这个倍数就是货币创造乘数。这个例子是简化了的,假如公众有部分现金保留在手中或者银行有超额准备金,货币创造乘数都会变小,但不会影响本质结果。3中央银行是如何影响货币供给量的?答: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和法定准备金率来间接控制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