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察之必于其人也。舜为御,尧为左,禹为右,入予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奚故也?其知之审也。夫孪子之相似者,其母常识之,知之审也。(节选自《吕氏春秋真行论疑似》)注:葆祷,用士石修筑的小城。6.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戎寇至即:假如B.褒姒之败败:失败C.遂逝迎之逝:前去D.知之审也审:清楚7.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B.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而平王所以东徙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昔也往责于东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也B.周宅酆、镐,近戎人。(戎人)与诸侯约C.幽王击鼓,(然)诸侯兵不至D.舜为御,尧为左,禹为右,(舜、尧、禹)入子泽而问牧童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和杨子由所见想到人会惑于相近事物而受到负面影响或误入歧途,因此哭泣。B.褒姒之死引发了周平王东迁以及秦襄公、晋文公因护驾有功而获赐封地的结果。C.作者借黎丘丈人的故事讽刺了那些被看似有才者迷惑而不能识别人才的人。D.要想不受“疑似之迹”的困扰,必须借助合适的人,即了解实际情况的人。第二部分(123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第二大题文言阅读文本中画线的语句。(4分)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11.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5分)
2
f东南之美有荆山之麝脐焉荆人有逐麝者麝急则抉其脐投诸莽逐者趋焉麝因得以逸令尹子文闻之曰是兽也而人有弗如之者以贿亡其身以及其家何其知之不如麝耶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8分)①,。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②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③___,。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⑤守着窗儿,?,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①②题。(8分)苏幕遮草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