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新疆玉米种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新疆玉米种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玉米是具有全球性战略意义的黄金作物,中国是世界上玉米第二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玉米消费大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玉米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促进了玉米种植面积的逐年增长。1980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不到3亿亩,2006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亿亩,到2010年玉米种植面积超过43亿亩,总产达到15亿吨。据农业部预计,到2020年,我国玉米需求量为23亿吨,玉米缺口将达到6600万吨。全国玉米种植面积按现有43亿亩计算,年玉米种子需求量超过10亿公斤,需要种子生产面积近400万亩。随着新疆经济及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新疆玉米种植面积迅速增长,全疆玉米种植面积已由90年代不足700万亩发展到2011年的1000万亩,玉米种子生产面积达到60万亩,其中本地用种10万亩,为内地代繁50万亩。新疆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也具有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先决条件,处于玉米种子生产的黄金地带,具有玉米良种繁育的优势资源。目前我国的玉米制种基地主要集中在西北。甘肃、新疆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玉米制种区,2011年,甘肃玉米制种面积达180万亩,新疆达60万亩,由于受土壤条件、机械化的限制,甘肃面积已近饱和,新疆尚有50万亩发展余地。近年来,自治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目前新疆已成为继甘肃之后全国第二大玉米制种基地。一、新疆玉米种子产业现状(一)科研育种基础薄弱,形不成核竞争力
f1、种子企业科研育种时间短、育种体系刚刚建成或正在建设之中。企业育种大多始于20世纪初,受企业规模、资金投入、人才、管理机制等因素限制,科研育种进展缓慢,企业育种科研与内地发达省份、国外比存在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育种技术落后,生物育种技术还未应用;育种目标与市场脱节;育种规模小及育种设施落后;人才缺乏,投入少。在品种应用上,大多采用购买品种或授权销售方式。“育繁推”一体化的格局尚未形成。区内推广的杂交玉米品种多以引进为主,在北疆春播玉米种植区,自育品种所占市场份额不到10,截止目前还没有自育品种走出新疆市场。2、科研资金投入不足。受企业实力影响,科研资金不足,使得玉米育种不能进行长期种质改良,大多采用短期行为,模仿育种的多;受资金影响,品种测试体系不健全,多数只能在育种地进行测试,降低了品种测试准确性,育种效率低。疆内仅有少数种子企业开展育种,且科研投入不足销售收入的2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