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领悟全文深刻意义,并能畅谈自己所受到的启迪。2、体味作者质朴的语言,诚挚美好的感情,体悟其深刻的哲理。【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积极乐观和顽强的人生态度并受到教育。【教学难点】透过朴实无华的语言,领悟全文的深刻意义,并能谈出自己的切身体会。【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是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不仅以她的人格而且以她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海伦凯勒在常人难以想像的困境中,发出了生命的最强音。今天我们来学习海伦凯勒的著名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二、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海伦的故事。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生于亚拉巴马州。19个月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7岁时,安妮沙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多年。在沙莉文的帮组下,海伦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入哈佛大学德拉克利夫学院,1904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一本书《我生活的故事》(1902)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人带来了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1908)《从黑暗中出来》、(1913)《我的信仰》、(1927)《中流我以后的生活》、(1929)《愿我们充满信心》、(1940),在这些著作中她表示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个有理智的人。1936年沙莉文逝世,波丽汤普逊接替,也成了她的好朋友。凯伦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她到美国各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举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之一。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略。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结构层次1、结合课后“文本研习”1思考:海轮凯勒对得到假想的三天光明是怎样安排的?她为
1
f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安排?明确:她对得到的假想的三天光明的安排:第一天“看”“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朋友”。第二天“看”“人与自然的历史”。第三天“看”“当前的日常世界”。这样全文可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