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人工草业的生态安全意义发展人工草业的生态安全意义
刘宗超博士
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农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一、中国面临的国土生态安全和贫困生态安全问题
生态安全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安全需求,它是一个时代性命题,不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优先任务,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毋庸置疑,生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未必处于优先地位但应当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生态不安全分为要素不安全和功能不安全两类要素不安全是指宇宙辐射、阳光、土壤、水、空气、植被等参数中任何一个或多个参数的变动导致的不安全;功能不安全是指局域或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的功能性指标如人类及动植物生长适宜度、地球表层的物质循环状态等有序及紊乱程度等参数的变动导致的不安全。生态不安全也是一个人类生态系统不断从要素不安全向功能不安全的演化过程。最直接显化的生态安全问题如下:
国土生态安全问题
f森林是地球表面生态的主题,中国目前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但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仅一次性筷子每年就毁掉3.6万亩森林。砍伐天然林做袋料香菇、木耳、灵芝、竹荪等高档食用菌是山区农民最常见的做法,毁林严重,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由于森林被伐导致滑坡和水土流失现象非常普遍。森林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生态效益低;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沙漠化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石漠化现象突现;土壤流失严重,半个世纪以来,全国水土流失毁掉耕地4000多万亩,平均每年100万亩以上。土壤肥力连年下降,可耕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平均仅为13是世界可耕地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一半;美国可耕地的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5,仅这一项就表明了美国拥有更多土壤生态财富。作物对土壤养份的吸收,有80是经过有益微生物转化而完成的,因此,我国土壤有机质持续降低形成了化肥的低效利用和化肥大部分流失导致环境污染增加这一恶性循环,而且所生产的农作物缺乏营养,尤其是缺乏微量元素,长此以往,人口素质必然下降,竞争力减弱,中国可持续发展将会缺少最积极的人才资源。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土壤是文明的基础,如果我国不能及时、有效地改良土壤。从深层次上说,这中国最大生态安全问题。
贫困生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