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分散授权和容易被监测等优点,首先建立基于系统命题的分散信息流控制模型,并进一步验证改模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然后针对SaaS安全漏洞及攻击威胁,建立和完善基于DIFC模型的动态数据安全保护体系。该系统可实现对数据对象的细粒度标识、记录和追踪,在操作系统层面上实现对SaaS应用的支撑,确保进程内部对不同用户信息和数据的隔离与保护。
23可信云计算平台系统研究
在云计算环境下,用户将信息、数据和计算托管至云平台,在享受共享资源的同时也失去了对云端的最高控制权,难以建立用户对云服务商的完全信任。唯有建立可信云计算平台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可信云计算平台是通过一套可信的安全技术,使用户对远端的云环境进行安全监理与确认,从而提高用户对云平台的信任度4。首先,系统对平台信任链传递进行形式化建模和安全证明,在信任链安全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信任链传递机制。然后,信任链以TPCM为可信根,顺序执行和加载可信度量,一直将信任传递至虚拟机系统,并延伸至相关应用程序,并对可执行程序代码进行度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对已度量过的代码提供隔离保护,为用户虚拟机开启提供了可信的执行环境。在这个基础上,系统允许用户将虚拟机镜像与可信平台的完整性绑定在一起,建立了用户对云计算平台的信任。
3可信云计算平台研究展望
对于静态数据保护除了数据的可取回性、信息的完整性验证及数据泄露等问题外,还有数据隐私性、机密性的保护等方面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和实践,以建设更加全面和实用的可信存储方案。对于动态数据安全保护机制,除了应对共享漏洞和外包服务模式带来的数据安全隐患和威胁,还需制定切实可行的机制,构建可信云计算平台,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执行环境,为云计算平台中的静态和动态数据提供安全保护机制和存储、计算方案。
参考文献:
1MellPa
dGra
ceTTheNISTDefi
itio
ofCloudComputi
gROL(20100211)http:csrc
istgovgroupsSNScloudcomputi
gclouddefv15doc
2江晓庆,杨磊,何斌斌未来新型计算模式云计算J计算机与数学工程,2009,37(10):58
f3周明云计算中的数据安全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3:564刘婷婷面向云计算的数据安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郑州:信息工程大学,2013:8788e
dpri
t
全文完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