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项脊轩志》说课稿
何静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的第三课时。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项脊轩志》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第一板块“如泣如诉”中的第二篇课文,这一板块侧重对亲情的感悟。本文以项脊轩为感情的触发点,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的记叙,表达对母亲、祖母、妻子的深切思念。感受本文中深刻的情感,可以丰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获得精神的成长。
学习《项脊轩志》既可以了解古代散文的特征和情感表达方式,又能从细节入手理解语言的深层意蕴,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提高解读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时,我将其分为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掌握重点字词,疏通文意。第二课时了解作者生平及背景,分析结构、修葺前后的特点、项脊轩给他带来的喜及诸父异爨之悲。第三课时以“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为思路分析牵系项脊轩的归家的三个女人带给归有光的伤痛与温情。
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通过典型的细节和场面,用寥寥数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在情感上易于与之共鸣。这些我们平常熟视但只有感觉而不怎么认识的事,一经作者真切再现,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便能以“小”“琐”事令读者产生巨大的震撼。且结合归有光的生平经历更能体会作者不易言明的伤痛。因此,我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品读亲情深刻理会作品通过细节描写表达内心深沉情感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作品中表现出的悲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
f(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作者善于选取生活小事、平常场景,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并赋予这些平常的生活细节以极不平常的意义。这就要求激发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和想象力,去贴近作者的情感世界,领悟和掌握作者的创作技巧。因此我把“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浓浓深情”定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因此如何使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有所启发,从而唤醒学生对亲情的感触,懂得感恩也就成了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