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重视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在新情景、新材料下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夯实基础抓主干、重组知识构专题
f合理划分好专题。专题宜粗不宜细,考题万变不离其宗,踏踏实实落实每一个知识
点,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史实、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
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专题的划分既要考虑到知识点的完整性,又要兼顾到高
考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突出学科内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强化专题意识、系统思
维意识,以专题为线索,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第二轮复习。
3、学以致用勤迁移
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注意把有关的史学理论
知识(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原则、从人类文明演讲的角度
看历史、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等)有机地渗透到历史复习过程中去。古今
贯通,中外关联,架设历史与现实间的桥梁。加强政史地三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对问
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审视,运用政治、历史、地理知识进行合成训练。
4、提高技能多训练
练习、考试合理安排。要精选题目,认真批改,细心总结分析,有针对性地讲解,
提高练习、考试的效果。训练要突出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学科热点和规律的总结,做
到精选、精练、精评,去粗取精,避免大海捞针式训练;要注重方法,培养解题能力。
训练中要注意行文规范。高考阅卷评分是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的。答题不要想到哪里
写到哪里,让阅卷老师在茫茫字海中寻找要点。行文答案做到要点化、序列化、段落化、
规范化。根据题意组织答案,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使用专业术语;书写工整、字
迹清楚,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5、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缓解学生压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加
强对学生答题规范性的指导。
四:专题划分与时间安排
专题阶段复习时间:2009年3月底开始至5月中旬结束。专题划分:
专题序列
专题内容
课时
一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4
二
中国古代经济
3
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3
四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和民主政体的确立
3
五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3
六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2
七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3
八
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生活的变迁
3
九
近现代中国的重要思想理论
2
十
现代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3
十一现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2
十二世界近现代科技与文化
2
f十三现代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