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央行货币政策的股市效应分析
摘要:近年来,央行频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但这些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出现了与以往相悖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采用股价指数、货币供应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房价指数和股市成交金额作为相应的代表变量,在建立线性模型和对数模型的基础上,又建立了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了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关键词:股价指数;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
1变量选取和模型构建
一是货币政策。主要指标为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虽没有定论,但大多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自1996年以来,政府开始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主要控制指标,每年提出货币供应量(M1和M2)的预期目标。通过货币供应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分析,也可反映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此,我们选取M2作为货币供应量指标。
二是宏观经济环境。一般可用GDP相应指标来表示,但由于GDP只有季度数据,月度数据不可得,而本文主要分析2006年至2007年股价的变化情况,时间段较短,季度数据不够,因而我们采用了另一些相关的指标代为表现,包括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RES。之所以选取这两者作为解释变量在于两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进而体现出宏观经济环境,特别近两年CPI和RES成为人很十分关注的指标,颇具代表性。
三是股票市场本身。股票成交量对股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将它引入模型自然无可厚非。
至此,我们建立如下模型,包括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总体回归方程如下:CISHCM2RESCPISTVεLOG(CISH)CLOG(M2)LOG(RES)LOG(CPI)LOG(STV)ε其中,CISH:上证股票综合指数,由每月末的收盘指数得到;M2:广义货币供应量;CPI:消费价格指数;RES:房屋销售价格指数;STV:上证A股成交金额。
2回归模型分析
我们选取了自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共20组数据,数据来源:金融界网站数据中心和搜狐财经历史数据。运用EVIEWS软件采用OLS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根据拟合优度,参数显著性水平及自相关性等各种检验,选取了以下方程作为分析对象:
CISH32846920024558M21560565RES9891914CPI232STVN20R209749AdjustedR209683DW18517F1458596CISH34926300281M22599868RES236STVN20R209737AdjustedR209687DW18344F1970963LOGCISH59065439049LOGM231036LOGRES01414LOGSTVN20R209863AdjustedR209837DW18091F384249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