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周礼地官司市》记载:“大市,曰昃(太阳偏西)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材料说明先秦时期A.按时段分类交易C.交易场所已趋同定B.已经出现了夜市D.市场初显专业化
2014.3
2.班固曰:“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材料表明A.在起用董仲舒之前,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确立B.举孝廉、兴太学的做法是为了提高儒学地位C.武帝拜董仲舒为相后,实行了一些尊儒措施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3.唐太宗曾对王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比来(近来)护己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对庸太宗的话理解正确的是A.中书、门下之间在运作时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B.中书与门下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C.中书与门下相互制约,可抑制宰相权力的膨胀D.中书、门下之间易相互扯皮,降低行政效率4.下列有关右侧《木棉拨车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图中工具反映出农业技术的进步②图中工具主要用于棉纱加工③拨车产品主要供家庭消费④该图经机器印刷而成A.①②C.①④B.②③D.③④
f5.顾炎武曾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由此可见顾炎武A.批判理学家空谈义理,脱离现实C.深刻地揭示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B.指责理学家抛弃先秦时期孔孟之说D.认识剑明清儒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6.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指出:“在中国人民中有许多极有教养的能干人物,他们能够担当起组织新政府的任务: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的计划,经慎重考虑之后,早就制订出来了。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的民族运动的前夕,只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这表明孙中山A.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C.指出了国共合作的必要性B.认为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建立君主立宪制D.对中国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