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狂犬病预防知识宣传单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兽都可以感染,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猫、狗、蝙蝠等温血动物,可以动物间传播。被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抓伤或咬伤,都可能造成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而受到感染。狂犬病有疫苗可供预防,但无特异的有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病多数在35天死亡,病死率为100。因此若被狗咬伤后,无论什么情况都应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和接种狂犬疫苗进行预防。
一、传染源的管理:加强犬和猫的管理,散养犬、野犬应捕杀,拴养犬(未和外界接触的犬)猫应注射兽用狂犬疫苗。病死动物要焚烧或深埋处理。
二、被犬只、猫伤后的处理:
伤口分级Ⅰ级Ⅱ级
Ⅲ级
接触类型被动物舔完整的皮肤
被动物轻度抓伤或擦伤,没有出血
被动物咬、抓伤有出血或粘膜被唾液污染
处理方法如有可靠的病史,不必进行处理伤口处理狂犬疫苗注射。(Ⅱ级暴露者免疫功能低下
的,或者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伤口处理狂犬疫苗注射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
(一)伤口处理:1、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2、如伤口情况允许,应当尽量避免缝合。伤口轻微时,可不缝合,也可不包扎,可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伤口较大或者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时,确需缝合的,在完成清创消毒后,应当先用抗狂犬病血清或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以中和病毒。数小时后(不少于2小时)
1
f再行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当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出。
3、如未能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当天使用被动免疫制剂(即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首针狂犬病疫苗7天内(含7天)仍可注射被动免疫制剂。不得把被动免疫制剂和狂犬病疫苗注射在同一部位。
(二)狂犬疫苗接种:可分为暴露前预防接种、首次暴露后预防接种和再次暴露后处置:1暴露前预防接种:进入疫区或打狗队、养狗户等高危险职业可进行狂犬疫苗的预防性注射,注射为3针次。即第0、7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